真气运行与活性分子的相关性
原载《汕头大学学报》 1989.4
张尔贤 李少波
摘要:真气运行过程中体内一些活性分子水平变化的分析表明,22例健康人经过73天练功后,血清琉基急量增加50%(P<0.05),53天血浆皮质醇含量下降30%(P<0.05),73天后下降达55.3%(P<0.01),25例病人,练功前琉基总量普遍低于正常值,练功35天后全部增高,必血管病人尤为显著,增长23%(P<0.05)。
老中医李少波根据几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学、收效显著的五步练功法。经推广,绝大多数练功者都可在不长时间内“通督”功成,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据初步临床观察,肯定此法对某些胃肠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目前该法仍在继续推广和研究中。
李少波的理论认为气功的保健治病力量是来源于人体内的“ 真气” 以及“ 真气运行” 的结果。人体活动需要能量, 祖国医学叫“ 真气”,它是抗病免疫,健身延年的主要动力。“ 真气运行法”是根据生理功能的要求,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思想,调整呼吸,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它是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力量。
作者曾同李少波医师合作,对真气运行过程中若干活性分子,包括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而又行使重要功能的活性琉基与神经介质传递密切相关的胆碱酯酶,以及影响机体脂肪、糖类、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初步实验研究,以期对探讨真气运行法的治病机理提供依据。
一、方法
血样采自甘肃省中医学院真气运行法推广班47例学员,其中健康者22例,高血压、冠心病、胃肠道患者27例。按常规方法制备血清供琉基总量分析。全血供胆碱酯酶活性分析。按常规制备血浆(肝素抗凝)供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分析。
(一)血清琉基总洲定采用Ellman法
DTNB试剂(5,5ˊ一二硫双2一硝基 苯甲酸)显色(BDH产品)412nm测O、D值。结果以100毫升血清含琉基毫克数表示。
(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采用羟胺比色法(Hestriw氏法)
底物为氯化乙酰胆碱,PH7.2磷酸缓冲液,37℃ 恒温水浴水解30分钟。水解毕用新鲜碱性羟胺使未被水解的乙酰胆碱成肟胺化合物,该物在酸性环境中与三氯化铁形成棕红色络合物,540nm测O、D值。结果以水解μmol乙酰胆碱/20μl全血表示活性。
(三)血浆肾上腺皮质激素(即皮质醇)含量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二氯甲烷萃取液经同有醇缓冲液(含牛血清蛋白、0.1%叠氮钠,50%乙醇的PH7.5,0.05mol磷酸缓冲液)、最佳浓度单向特异免疫抗体(由皮质醇一半琥珀酸一牛血清白蛋白免疫动物后制得)和皮质醇一半琥珀酸一酪氨酸甲酯—125I(C-H-TME-125I)等试剂在37℃下保温30分钟。最后闪烁计数仪测定放射性。结果以100毫升血浆所含微克数表示。
二、结果与讨论
(一)练功后血清琉基水平普遍趋向增加
对22例健康者和25例患者的血清琉基总量的测定几乎都能见到练功后SH基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一所示22例健康者经过73天练功后出现血清琉基的显著增高(增高率达50%,P<0.05),22例健康者练功前所测得的琉基总量为2.16±0.25,与陈震阳(1979)所测北京地区77例正常人值相当(2.194±0.304)。表二至表四所列25例患者练功前值均普遍低于健康人值,平均低于正常16%—22%。连续练功55天测定所有患者的琉基水平均有提高,例如:
表一 健康人练功后血清SH含量变化
时期 | SH总量(mg/100ml血清) | P |
练功前 | 2.2±0.35 | |
练功53天 | 2.09±0.48 | >0.05 |
练功73天 | 3.25±0.67 | <0.05 |
n=22
心血管疾病患者被测九例中有八例练功35天较练功前增长23%,有显著差异(P=0.01)(表二)。对上述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中也见对治疗高血压病达88.89%的效果,一般在练功一周后精神、食欲开始转机,一个月内病人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变,血压也开始下降。胃肠病患者5例表三连续练功35天后,琉基含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观察见治疗胃下垂有四分之三以上获得较好疗效,一般在一个月内病人的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同时精神食欲均明显好转,部分病人在练功后一个月做胃肠X线钡餐造影检查,下垂的胃体获得不同程度的回升。
表二 心血管病患者练功后血清SH含量的变化
时期 | SH总量(mg/100ml血清) | P |
练功前 | 1.68±0.14 | |
练功35天 | 2.07±0.36 | =0.01 |
练功85天 | 1.53±0.24 | >0.05 |
n=11
表三 胃肠道疾病患者练功后血清SH含量变化
时期 | SH总量(mg/100ml血清) | P |
练功前 | 1.92±0.3 | |
练功35天 | 2.14±0.26 | >0.05 |
练功85天 | 1.34±0.16 | >0.05 |
n=5
表四 肿瘤患者练功后血清SH含量变化
时期 | SH总量(mg/100ml血清) |
练功前 | 1.868±0.129 |
练功35天 | 1.69±0.262 |
练功85天 | 1.1±0 |
n=4
从上可见,在真气运行法治疗中出现琉基水平的动态变化,说明了该法与提高机体自身防卫能力有相关性。治疗前患者琉基水平的降低表明机体机能失调,代谢紊乱,自身适当性防卫能力低下。健康人或患者经连续练功促使血清琉基总量明显上升,此系机体防卫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张浩良等发现细胞免疫的重要指标,即淋巴细胞转化率练功前比健康人数值低5.1%,练功后则增高34.38%。上述体液调节同细胞免疫分析结果,都说明真气运行法在入“静”时,大脑皮层处于自动抑制状态,带有一种保护性抑制作用,减少内外环境干扰,以便使机体借此机会进行生理功能调整和病理修复,这是维护正气、调整阴阳的过程。“ 真气运行” 培养真气,正气旺盛,也就调动了免疫系统的作用,达到康复的目的。至于练功85天后,血清琉基总量的重新下降是否属机体自身调节的一种本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练功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
表五 其他疾病患者练功后血清SH含量变化
时期 | SH总量(mg/100ml血清) | P |
练功前 | 1.67±0.22 | |
练功35天 | 1.75±0.4 | >0.05 |
练功85天 | 1.56±0.58 | >0.05 |
*门寨氏综合症、三硝基甲苯中毒、神经官能症、肠粘连等。n=5
22例健康者练功前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基本接近作者1981年的测定值(2.60±0.37)。练功53天活性未见明显变化,下降率仅为17%(P>0.05)。从个体看,13例被测者有11例活性下降,下降幅度为9%~51%(表五)。表八见四例患者练功53天后活性也趋于降低,下降率达18%。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独特系统,它既有严密的分工,又有相互协同的作用,而真气运行法则是以培养真气、贯通经络作为增强和恢复生理功能的主要手段。胆碱酯酶的生理意义在于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胆碱能神经末梢时,立即释放出乙酰胆碱,引起局部膜电位改变,因而效应器官兴奋,而胆碱能神经末梢富含乙酰胆碱酯酶,后者的催化能立即阻止乙酰胆碱的生物学效应,停止突触后膜的兴奋,为下一次刺激做准备,使神经传递的功能得以顺利进行。真气运行法的关键是调息、入静和放松。连续练功后胆碱酯酶活力的急剧降低,提示真气运行法以调息的办法,推动真气运行,使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机能,从而防病治病。
(三)练功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显著降低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体内大多数组织的各种物质代谢都受它的调节,包括对糖、酯、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调节,以及对水、盐代谢和对脑、心、肺、肝、肾等组织的代谢实现调节。而皮质激素本身又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等功用,所以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中毒感染、过敏性疾病、胶原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六表明,22例健康者练功53天皮质醇含量明显下降,差异达30%(P=0.01),练功73天后再次明显下降,达55.3%(P<0.01)。
表六 健康人练功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时期 | CHE活性(μmol/20μl.30分钟) | P |
练功前 | 2.53±0.29 | |
练功53天 | 2.12±0.52 | <0.05 |
n=22
表七 健康人练功后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变化
时期 | 皮质醇含量(pg/100ml血浆) | P |
练功前 | 12.08±6.06 | |
练功53天 | 8.47±3.2 | =0.01 |
练功73天 | 3.79±1.2 | <0.01 |
n=22
表八 四例患者练功后全血胆碱酯酶
时期 | CHE活性(μmol/20μl.30分钟) | 皮质醇含量(pg/100ml血浆) |
练功前 | 2.5±0.3 | 10.43±1.28 |
练功53天 | 2.07±0.1 | 7.43±2.06 |
练功73天 | 3.58±0.9 |
对于“ 真气” 和“ 真气运行法” 的研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揭示其存在、本质和变化,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本文仅就琉基总量、胆碱酯酶活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等三项客观指标初步讨论了真气运行疗法的本质和它的分子基础。这仅是一次初步的探讨,对于这个非常复杂的机制,尚需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